如今這個時代,爬山成為眾多運動休閑者的愛好,尤其是一些驢友,專找一些自然險峻之山攀登,不求舒適輕松,只求涉步出汗,穿越崇山峻嶺,征服自然美險,享受天坤極樂。常言說:仁者樂山,智者喜水,山是魂,水似情。整日里遠望巍峨的秦嶺山脈,確實給人一種敬畏的感覺,猶如一種堅韌的精神支柱,注視著你,鼓舞著你,震撼著你,支撐著你,永恒而堅定。帶著對大山無限的敬畏,周末我也體驗一下驢友的感覺,向終南山挺進,到大自然中釋放和陶冶情懷。
我對秦嶺感情頗深,常聽說秦嶺有七十二道峪,無數(shù)名山險要,像華山、太白山、終南山各峰早已聞名天下。此行的目的地是嘉午臺,它介于秦嶺山脈大峪與小峪之間。嘉午臺早有耳聞,但沒有攀登過,來到一個名為白道峪的入口,遠望正南方秦嶺山脈陡峭高聳,威武飄逸,險峻不可及,想著要爬到這樣的峰頂,不知能領略到怎樣的美景,心中隱約感到一絲振奮。大山就像是一個神秘的使者,帶給你很多的疑問,又促使你自行品味人與自然的靈犀。上午九時許,山下已經(jīng)停滿了各種車輛,可見爬山為時稍晚。時值夏至,又臨近端午節(jié),雨過天晴,白云中深藏著湛藍,炎熱中夾帶著絲絲涼意,這樣的天氣是爬山最好不過的時機了。深入到大山叢中,賣力的步伐執(zhí)著的心,瞬間使人忘記一切煩雜瑣粹,與自然開始無限親密。
爬山初始體力充沛,加之山勢平緩,但越往前進,上一道大坡便出一身汗水,行人無論熟悉陌生,均以微笑閑聊招呼,相互激勵,心情舒暢無比。每登一高處或攀爬之中,大山之中便傳來“嗷”“哎”的聲音,隨之而來應聲四起,從山底、山頂、山坳深處娓娓傳來,不分男女老少,呼聲響徹天地,像似在告知山神“我們來了!”嘉午臺素有小華山之稱,開始我并不相信,但隨著攀登所見,果不其然,回心石、朝天梯、劈山石,自古華山一條路,這里一樣也沒有第二條。山上奇石更是一絕,只見每到一個峰頂,便見一個巨石形態(tài)各異屹立其巔,有如一頭猛獸嫵媚作態(tài),有如天降隕石泰山壓頂。尤其是嘉午臺頂這塊巨大的石頭,就像是猛虎躍山,又似巨龍騰空升起,真乃天然鬼斧神工,龍尾、龍脊、龍頭綺麗無比,險峻目眩,神奇之處美不可言。但我必須要說明嘉午臺之險,高聳云間的山體兩側僅是萬丈深淵,七十度以上的陡峭山崖全靠渾身的膽識和力氣,這時汗水已經(jīng)忘記了擦拭,深眸中必須凝聚著智慧。嘉午臺最險莫過于旁邊的雪瓦山,幾乎垂直的山體,上百米的攀爬縱越,還有山脊相連之處傾斜掠過,驚險之處令旁觀者心驚膽戰(zhàn)。嘉午臺之險高于華山,關鍵是山的自然屬性沒有得到人為安全防護。雖然無限風光在險峰,但我還是告誡體力不支、意志不堅、行動不穩(wěn)者別冒此險。
攀登到雪瓦山頂部的大石頭上觀望嘉午臺,以及瞭望八百里秦川,白云下群山環(huán)繞,山勢蜿蜒起伏,看廣袤大地,城郭錯落有致,深綠的水潭,渭水東流去,美輪美奐,心曠神怡。陶醉之余,我突然深思起來,感慨秦嶺的神奇,她的確是中華的龍脈和脊梁,猶如巨龍屹立在祖國的中央;我想到大山就是一種魂魄,給人們一種堅韌不拔,勇往直前的感召力,讓生命充滿奮進與活力,讓胸懷寬廣遠大,讓心靈純凈自然。(康志兵)